B612-2015-03-31-12-09-27
自從在網路上看到這篇文章《擁抱不完美》 別讓孩子記恨你一輩子:不管多丟臉,都要和他站同一邊 
當下我就買了這位故事王子周志建的書。
這幾天看得很過癮,邊看邊想到幾位客戶,我們的生命經驗一定有重疊的部分,感謝你們讓我看到自己。


0409-3
正巧也遇到夥伴面臨與客戶家人間糾結的問題,隨手翻書,讓我能再次覺察。
覺察之後,反而可以不帶情緒來協助處理,好棒的經驗唷!


突然認真在網路上爬了一下文,想找作者的部落格跟臉書,我想要訂閱追蹤XD
竟然有第三本書呀~ 以下就節錄這本書的介紹,我也好想看^^

把自己愛回來:改寫生命腳本的療癒故事


0409-2

  *療癒小語*
  ☆擁有,不等於享有。囤積,是匱乏的象徵。
  ☆真正能「享有」的人,才是真正「富足」的人。
  ☆人需要每天「歸零」。歸零,就是願意讓生活重新開始,願意接受失衡的自己,並好好清理自己的內在。
  ☆慢,才能看見風景。快速,不止讓我們失去風景,同時也讓我們失去了溫度。
  ☆面對所有事的發生,只要順著「生命的河流」走就好,不用抗拒。自然而然,它自己會流動、會載著我們到該去的地方。
  ☆生命本身其實就具備了療癒的力量,只是需要時間罷了。
  ☆身體不是我們的工具,它是靈魂的殿堂。如果這個殿堂沒有清理乾淨,靈魂是無法安住其中的。
  ☆沒有一件事的發生是意外、是偶然的,一切的發生都有它的意義。
  ☆愛自己這件事,我們得重頭學起。過去,父母沒教過我們這件事,現在,我們得自己教會自己,這是我們的功課。





<內容試閱>

所有的美好,都發生在離開之後
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速度、自己的方式,
不只是旅行,生活也是如此。
如果一直將就、配合別人,
這樣的人生注定活得辛苦。
 
這是上週六發生在台中私塾的故事。
 
馬雅第二次參加私塾,她是一個善良細膩、有自己想法的助人工作者。
工作了幾年,她覺得累了,於是決定離職,到國外旅行、放空自己,然後,說走就走,今年三月她出發了。
 
她先去泰國,因為有朋友住那裡,她跟這位朋友不熟,但朋友知道她想出走旅行,歡迎她來曼谷小住。馬雅去了,畢竟一個女生,想說住朋友家比較安全,但結果卻不是她想像的那樣。
 
住了幾天後,她發現這位朋友個性急躁,講話有時會大聲吼叫,常常把她嚇到,讓她感到不舒服。但馬雅想說住在人家家裡,寄人籬下,就忍耐吧。
 
然而,日子一天一天過去,馬雅卻是越來越不快樂。直到有一天,發生了一些事,馬雅終於按捺不住心中的壓抑與委屈,難過地痛哭。哭完、擦乾眼淚,她問自己:「這是我要的旅行嗎?」回到自己當初出走的初衷,馬雅瞬間清醒。
 
「不,這不是我要的。」於是馬雅決定離開朋友,開始一個人旅行。
 
接著,馬雅說了一句讓大家瞪大眼睛的話:「離開朋友後,屬於我美好的旅行才真正開始。」哈,真有意思,大家迫不及待地想繼續聽故事。
 
不急,馬雅先對之前的故事,做出了如此的反思:「這件事其實我自己也要負責,明明早就發現自己跟朋友不合了,但我卻一直忍耐,允許她繼續侵犯自己的界線,不敢說也不敢離開,痛苦是我自找的,我要為自己負百分之百的責任。」
 
哇,很深刻的看見。怪罪別人容易,卻無助於生命的成長。佩服馬雅是有能力往內看的人。
 
這事件讓馬雅發現:其實自己是一個害怕衝突的人,她回應衝突的方式,不是逃避就是忍耐,於是讓自己很受傷、不快樂。
 
看見,是救贖的開始。
 
不只如此。馬雅更發現:當初自己不敢當機立斷離開朋友,其實是出於內心的不安全感與恐懼,以為住朋友家一來省錢、二來有個照應,想不到反而把自己困住了。
 
好誠實的告白。說到這裡時,我發現每個人的眼神突然都飄向了自己,若有所思。沒錯,這句話「打」到很多人。

馬雅繼續說故事,大夥兒專注聆聽,彷彿跟著她一起去旅行了。
 
離開朋友後,馬雅獨自前往泰北,路上遇到一群正要去泰北當志工的台灣人,於是與之結伴同行。這群年輕人熱血澎湃,有人跟馬雅一樣,也是剛辭去工作,想出走過過不一樣的生活,並找尋自己的人生方向。理念相近、頻率對了,馬雅與這群熱血青年十分投機,她跟著他們去泰北當志工,住了好幾天,開心極了。她說她的生命,就像枯萎的花朵遇到陽光、空氣和水一般,整個綻放開來。
 
離開泰北後,馬雅繼續自己的旅程,前往尼泊爾。一位台灣朋友知道她要去尼泊爾,於是很早就跟她約好,到時從台灣趕過去跟馬雅會合。但馬雅說,她的惡夢又開始了。
 
以前就聽過一個說法:如果你想認識一個人,就約他一起去旅行準沒錯。在旅行長時間的緊密接觸中,每個人的習性、個性都會「原形畢露」的(哈)。你想必聽過,跟朋友一起出去旅行回來的「下場」,不是成為莫逆之交,就是從此形同陌路。
 
這位朋友跟馬雅在台灣就熟識,算聊得來,對方是個急性子、很容易焦慮,然而馬雅卻是一個慢條斯理的人,這趟旅行,她想放空、放鬆,不想趕路。
 
不同個性的人要在一起生活,本來就困難,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。那位容易焦慮的朋友一天到晚催促馬雅:「快點、快點!」讓她備感壓力,自己也變得好焦慮。
 
沒錯,「跟怎樣的人在一起,你就會變成怎樣的人。」情緒是會感染的。
 
一開始,馬雅的「老模式」又來了:對,忍耐。直到有一天,她終於隱忍不住,又爆發了。那天要去山上看日出,需要一大早四點多起床。一起床,朋友就一直催促著她:「趕快、趕快!」讓她好緊張、好焦慮。(哈,看日出是件很優雅的事,需要那麼緊張嗎?)
 
盥洗完、一出門,馬雅突然想到自己忘了帶手電筒,於是說:「我進去拿一下。」想不到朋友很不悅,立刻擺臭臉走人,讓馬雅感到十分錯愕。
 
到了集合地點,朋友又當著大家的面一直數落馬雅動作太慢。此刻,馬雅的怒氣已衝到了頭頂,但她還是忍耐,悶著頭繼續往前快走。走著走著,突然全身冒冷汗,接著,馬雅的肚子傳來陣陣絞痛,摀著肚子,她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山路摸黑前進,此時,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委屈與憤怒,她邊走邊哭。當下,她決定了,不去看日出了,她想回旅館。馬雅受不了了,生理跟心理都一樣。

回到旅館,上完廁所,馬雅回到溫暖被窩裡睡回籠覺,她決定先好好照顧自己。睡醒後,馬雅身體恢復了,心,也清朗許多。
 
此刻,她心裡突然冒出一個聲音:「你不需要再忍耐了。而且,該是你離開朋友的時候了。」
 
馬雅決定遵循自己的靈感,當朋友看完日出回來,馬雅立刻找朋友「懇談」,馬雅讓她知道,這幾天她讓她壓力很大。談完後,彼此心裡都輕鬆許多,然後兩人就分道揚鑣、各玩各的。
 
「離開後,我的美好旅程就回來了。」馬雅笑著說:「一個人走好開心,接著就遇到許多美好的人、美好的事。」
 
哇,很佩服馬雅的勇氣,敢去跟朋友說:「我尊重你的速度,但我需要用我的速度旅行。」這是愛自己,說得好。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速度、自己的方式,不只是旅行,生活也是如此。如果你一直將就、配合別人,這樣的人生注定活得辛苦。這正是很多人目前的生活寫照,不是嗎?
 
旅行中兩次跟朋友相處不愉快的經驗,讓馬雅感觸良多,最後她感慨地說出一句經典話語:「所有的美好,都發生在離開之後。」哇,如雷灌頂。只見私塾每個人立刻拿起筆、狠狠地記下來。
 
是的,唯有「放手」,勇敢離開讓你受苦的人與環境,不然,屬於你美好的日子,永遠不會到來。
 
馬雅的故事,叫人感觸良多。
 
人經常被困在一段折磨的關係或工作裡,出不來,讓自己痛苦,殊不知,困住你的,其實是你自己。因為你不敢離開、不敢放手。
 
困住自己的,其實是你的習性、你的恐懼。不是嗎?
 



作者簡介
周志建

  雅號:敘事王子。今年給自己重新命名:故事王子。
  一個任性、愛玩、認真工作、看起來年輕的中年男子。
  一個擅長說故事、聆聽故事的心理工作者。
  五十歲以後的他,開始致力於寫作,故事療癒作家是他的「新身份」。
  敘事治療是他的最愛與專長,有二十餘年的諮商實務經驗,心理諮商不是他的工作,是他的志業。
  他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。一生不走主流路線,堅持做自己、走自己的路。
  他也是一個要自由的人。不想被體制綑綁,所以從來沒打算在大學裡任教,他選擇,當一個來去自如的「自由」心理工作者。
  他喜歡後現代「沒有唯一的真理」、「尊重差異、尊重多元」的理念。創辦「敘事私塾」致力推廣敘事理念與人文教育,並將「自由書寫」結合到敘事教育,成效驚人。他也是最早將敘事治療大量運用在台灣諮商臨床實務的先行者,每年舉辦的敘事工作坊及講座超過八十場次以上。

  小檔案:
  ◎ 輔仁大學心理諮商博士
  ◎ 敘事取向專業訓練講師、心理師、諮商督導。 
  ◎「敘事私塾」帶領人。「自由書寫」推廣人。
  ◎ 呂旭立基金會課程講師、諮商心理師。
  ◎ 故事療癒作家。故事的療癒力量:敘事、隱喻、自由書寫擁抱不完美:認回自己的故事療癒之旅作者
  ◎ 至2014年10月為止,已經在台灣、大陸及馬來西亞等海外舉辦過400場以上的敘事工作坊。
  臉書:「周敘事」
  部落格:「敘事實踐者」:blog.xuite.net/joe.chou/twblog/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灰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